作为中国历史上鼎盛时期的代表,安史之乱爆发前的唐朝展现出极为坚韧的社会脊梁。在这段辉煌的岁月中,许多封建束缚开始松动,人们的思想也显得更加开放,尤其在性别观念方面,出现了显著的变革。
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男尊女卑观念的缓和。虽然唐朝女性依然未能实现与男性完全平等的地位,但相比之前的朝代,她们享有的社会地位已经显著提高,尤其是贵族阶层的女性更是掌握了相当的权力和话语权。
这也促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的诞生——武则天。然而,随着女性权势的膨胀,部分女性逐渐放纵自我,行为甚至超过男性的荒唐程度,唐中宗的女儿安乐公主便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。
展开剩余86%安乐公主在历史上极具争议,她不仅心思阴险,还行为放荡不羁,种种恶劣行径令朝野上下皆对她极为不满,最终她的所作所为也导致了自身的悲惨结局。究竟她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呢?
从唐高宗李治驾崩到武则天正式称帝的这段六七年里,武则天虽握有实权,但名义上仍以太后身份摄政,皇位名义上由她的儿子继承。起初,太子李显继位,但他不甘受母亲掌控,惹怒了武则天,仅坐了短短55天皇位便被废黜。
被废后的李显被封为庐陵王,虽保留王侯头衔,但实质上如同流放,携妻带子开始了颠沛流离、忧心忡忡的生活。途中,李显的二女儿因早产而诞生在寒冬路上,缺少襁褓之物,李显只得脱下衣服裹住她,故得名李裹儿。
数年之后,武则天即将亲政称帝,考虑到亲儿子一家长期流离失所,遂赦免李显一行,让他们回到京城,恢复贵族生活。虽然生活环境改善,但李显因流放经历变得谨慎安分,对家人要求严格,不许惹事生非,唯独对小女儿李裹儿溺爱有加,给予她无尽的宠爱和纵容。
正是在父母的过度宠爱中,安乐公主无忧无虑地成长,却也因此滋生了骄纵之心,逐渐形成了放肆跋扈的性格。她从小目睹奶奶武则天作为女性登上皇位,姑姑太平公主同样权势滔天,自然深信自己也可以拥有同样的地位。
当时她虽与皇位无关,只能默默幻想,但数年后这一不切实际的梦想竟逐渐变成了现实。神龙政变之后,年迈的武则天被迫退位,皇位复归李显,李裹儿也因此变成了尊贵无比的安乐公主。
李显即位后,为弥补女儿过去的苦难,对她溺爱至极,纵容到“要什么给什么”的程度,甚至允许她随意草拟圣旨,而自己从未细看便盖章通过。此举极大地助长了李裹儿膨胀的欲望和野心,她变得越发任性狂妄,甚至无视礼法尊卑。
在森严的皇室等级中,李裹儿的哥哥李重俊作为太子,身份高贵无比,但因非韦皇后所生,遭她轻蔑以“奴才”相称。李显对女儿的偏爱使得她肆无忌惮,父亲不曾制止,反倒助长了她的嚣张气焰。
安乐公主甚至觊觎皇位,自认既然祖母武则天能做皇帝,她也理应成为皇太女,继承大唐江山。尽管这个请求过于离谱,李显依旧善意劝解,并未答应她的野心,但被拒令她对父亲心生怨恨,欲望愈加膨胀。
她的无节制行为表明她是个贪得无厌之人,尤其对财富极度渴望。为了谋取更多权利与财富,李裹儿开始干涉朝政,卖官鬻爵、贿赂成风,原本已然腐败的政治环境因此更加糜烂,官职的获得几乎取决于给安乐公主的财物多少。
得到钱财后,她过起奢华生活,大兴土木,建造的私宅豪华程度远超皇宫,令财政紧张和百姓负担加重。男女关系上,她亦延续了唐朝公主们开放奔放的作风。嫁给武三思之子武崇训后并不安分,私通武则天侄孙武延秀,武崇训死后又立刻改嫁于他。
虽然宫中公主私通并非罕见,但安乐公主对此毫不顾忌,她享受着武延秀的宠爱,同时继续干预朝政,把国家大事视若儿戏。更荒唐的是,韦皇后也因不守妇道,竟与女儿一同迷恋武延秀,逼迫他侍寝,形成了令人震惊的母女共淫局面。
这严重违反伦理道德,玷污了皇家的尊严形象,但对李裹儿来说,只要自己过得快活,国家与民生根本不在她的考虑之中。随着母女二人对皇位的觊觎越来越狂热,她们彻底失控,甚至合谋下毒害死了李显。
谋杀成功后,母女二人狂喜异常,未曾料到这亵渎皇权的罪行激起朝野震怒,反抗之声四起,她们的好日子屈指可数。为防止武则天式女帝再现,唐隆元年,武则天另一子李旦的儿子李隆基发动“唐隆政变”,攻入皇宫。
《旧唐书》记载:“延秀与公主在内宅,格战良久。皆斩之。”显示李裹儿曾与叛军激烈对抗,尚有一丝胆气。然《新唐书》则记:“主方览镜作眉,闻乱,走至右延明门,兵及,斩其首。”更凸显她欺软怕硬的性格。
沉浸于称帝美梦的安乐公主与韦皇后最终被诛杀,随后李隆基拥立父亲李旦重登帝位,恢复了李唐王朝的权威与稳定。李裹儿死后被贬为“悖逆庶人”,成为李唐皇室史上首个获此贬谥的犯上作乱者,足见其罪恶之深,甚至胜过武则天。
安乐公主曾享无尽宠爱与权势,但最终因野心膨胀和贪婪自毁前程。若她能稍微认清自己的定位,避免过度骄纵,或许不会走到如此悲惨的终局。
发布于:天津市正规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