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宋词三百首》里的压卷之作,《三国演义》开篇的千古绝唱:
十首《临江仙》就像十扇窗,推开便见中国人的心灵风景。
这里有“青山依旧在”的永恒,有“微雨燕双飞”的凄美,更有“韶华休笑本无根”的倔强,每一首都值得你反复品读。
图片
《临江仙・滚滚长江东逝水》
【明】杨慎
滚滚长江东逝水,浪花淘尽英雄。
是非成败转头空。
青山依旧在,几度夕阳红。
白发渔樵江渚上,惯看秋月春风。
一壶浊酒喜相逢。
古今多少事,都付笑谈中。
图片
经典价值:
此词是杨慎所作《廿一史弹词》中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。
他借历史兴亡抒发人生感慨,气象宏大,苍茫怀古,充满了对生命与历史的深邃思考。
以长江喻历史洪流,将英雄兴衰与自然永恒交织,被誉为“咏史词之冠”。
其豁达超脱的意境,因被《三国演义》开篇引用,而广为人知,成为跨越文学与通俗文化的经典符号。
《临江仙・夜饮东坡醒复醉》
【宋】苏轼
夜饮东坡醒复醉,归来仿佛三更。
家童鼻息已雷鸣。
敲门都不应,倚杖听江声。
长恨此身非我有,何时忘却营营。
夜阑风静縠纹平。
小舟从此逝,江海寄余生。
图片
经典价值:
这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,他化用庄子思想,抒写超脱宦海之志。
苏轼以醉态写归隐之志,“小舟从此逝,江海寄余生”成为超脱世俗的象征。
全词将仕途失意化为江湖烟雨,融豪放与哲理于一体,被誉为“宋代隐逸词的巅峰”。
《临江仙・送钱穆父》
【宋】苏轼
一别都门三改火,天涯踏尽红尘。
依然一笑作春温。
无波真古井,有节是秋筠。
惆怅孤帆连夜发,送行淡月微云。
尊前不用翠眉颦。
人生如逆旅,我亦是行人。
图片
经典价值:
此词为苏轼送别友人之作,一洗悲戚之态,旷达超脱,充分体现苏轼的豁达人生观。
他以“人生如逆旅”的哲思升华主题,上片赞友人淡泊,下片以“淡月微云”烘托别情,被评为“融理趣于豪放,将宦海浮沉化作一笑春温”。
《临江仙·梦后楼台高锁》
【宋】晏几道
梦后楼台高锁,酒醒帘幕低垂。
去年春恨却来时。
落花人独立,微雨燕双飞。
记得小蘋初见,两重心字罗衣。
琵琶弦上说相思。
当时明月在,曾照彩云归。
图片
经典价值:
此词为晏几道追忆歌女小蘋之作。
晏几道以“落花人独立,微雨燕双飞”的凄美意象,写尽物是人非的怅惘,被誉为“名句千古,不能有二”的绝唱。
王国维称其“有篇有句”,将身世浮沉与爱情追忆融为一体,堪称婉约词的典范。
《临江仙・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》
【宋】陈与义
忆昔午桥桥上饮,坐中多是豪英。
长沟流月去无声。
杏花疏影里,吹笛到天明。
二十余年如一梦,此身虽在堪惊。
闲登小阁看新晴。
古今多少事,渔唱起三更。
图片
经典价值:
此词为陈与义经历北宋亡国、南渡后所作,今昔对比,感慨深沉,沧桑感喟,动人心魄。
以“杏花疏影里,吹笛到天明”的诗意场景,对比国破后的苍凉,被誉为“自然浑成,直追东坡”。
其家国之痛与人生感慨交织,展现了南宋遗民词的深度。
《临江仙・寒柳》
【清】纳兰性德
飞絮飞花何处是,层冰积雪摧残。
疏疏一树五更寒。
爱他明月好,憔悴也相关。
最是繁丝摇落后,转教人忆春山。
湔裙梦断续应难。
西风多少恨,吹不散眉弯。
图片
经典价值:
此词咏寒柳而寄寓情思,哀婉缠绵,是纳兰公子深情的典型体现。
纳兰借寒柳写相思,通篇不见“柳”字却句句扣题。
王国维赞其“以自然之舌言情”,将个人愁绪与生命坚韧融为一体,成为清代咏物词的标杆。
《临江仙・庭院深深深几许》
【宋】李清照
庭院深深深几许,云窗雾阁常扃(jiōng)。
柳梢梅萼渐分明。
春归秣陵树,人老建康城。
感月吟风多少事,如今老去无成。
谁怜憔悴更凋零。
试灯无意思,踏雪没心情。
图片
经典价值:
此词为李清照南渡后所作,感时伤世,自怜身世,反映了特定时代背景下个人的深哀巨痛。
他借欧阳修词韵,以三个“深”字写尽家国破碎之痛。
“春归秣陵树,人老建康城”将个人漂泊与时代悲剧交织,被誉为千古“血泪之作”。
《临江仙・柳絮》
【清】曹雪芹
白玉堂前春解舞,东风卷得均匀。
蜂团蝶阵乱纷纷。
几曾随逝水?岂必委芳尘?
万缕千丝终不改,任他随聚随分。
韶华休笑本无根。
好风凭借力,送我上青云。
图片
经典价值:
此词借薛宝钗之口,以柳絮喻人生逆袭,一反“轻薄”旧调。
“好风凭借力,送我上青云”则暗藏末世悲音,成为《红楼梦》中最具哲思的诗词之一。
《临江仙・再用前韵送祐之弟归浮梁》
【宋】辛弃疾
钟鼎山林都是梦,人间宠辱休惊。
只消闲处过平生。
酒杯秋吸露,诗句夜裁冰。
记取小窗风雨夜,对床灯火多情。
问谁千里伴君行?
晓山眉样翠,秋水镜般明。
图片
经典价值:
辛弃疾以“钟鼎山林都是梦”的旷达,写尽宦海浮沉。
全词于淡泊中见深情,展现了豪放词人细腻的另一面,被评“山水清音中藏人生真味”。
《临江仙・千里潇湘挼蓝浦》
【宋】秦观
千里潇湘挼蓝浦,兰桡昔日曾经。
月高风定露华清。
微波澄不动,冷浸一天星。
独倚危樯情悄悄,遥闻妃瑟泠泠。
新声含尽古今情。
曲终人不见,江上数峰青。
图片
经典价值:
秦观在贬谪途中,借湘妃鼓瑟抒孤愤,以“曲终人不见,江上数峰青”的空灵意境,将历史沧桑与个人命运交织,被誉为“楚骚情韵的绝响”。
图片
如果人生是首词,你会选择哪句《临江仙》作注脚?
是辛弃疾“钟鼎山林都是梦”的通透,还是秦观“江上数峰青”的空灵?
这十首横跨宋明清的巅峰之作,藏着中国人的精神基因库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正规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