集装箱轮胎式起重机是用于集装箱装卸、堆垛的移动设备,无需轨道,靠轮胎自由移动,转场方便。通过可旋转吊臂和伸缩机构,完成集装箱的起升、搬运与多层堆垛,适配不同吨位需求,广泛应用于码头、货场等,灵活响应各类作业。
1.控制集装箱轮胎式起重机(RTG)的各个动作(如起升、变幅、行走、吊具操作等)需要通过人机交互系统、控制系统、执行机构的协同配合,实现精准、安全、高效的操作。其核心逻辑是 “操作人员发出指令→控制系统解析并传递信号→执行机构响应动作”,具体控制方式和流程如下:
一、核心控制组件:指令传递与执行的 “神经中枢”
RTG 的动作控制依赖以下关键组件,形成完整的控制链路:
(1)操作终端(人机交互界面)
是操作人员发出指令的直接载体,包括:
操纵杆 / 手柄:对应不同动作(如主手柄控制起升 / 下降,副手柄控制变幅 / 行走,吊具手柄控制伸缩 / 旋转),通过位移量(如手柄推到不同角度)调节动作速度(无级调速)。
按钮与开关:包括急停按钮、吊具扭锁锁紧 / 解锁按钮、模式切换开关(如 “堆垛模式”“平移模式”)、灯光 / 警报控制等。
显示屏:实时显示关键参数(如吊具高度、载荷重量、机构速度、故障代码等),辅助操作人员判断状态。
(2)控制系统(PLC 与传感器)
可编程逻辑控制器(PLC):核心控制单元,接收操作终端的指令信号(如电压 / 电流信号),结合预设程序(如动作优先级、安全逻辑)进行解析处理,向执行机构发送控制指令。
传感器与反馈装置:实时采集设备状态数据,为 PLC 提供决策依据,包括:
位置传感器(高度编码器、幅度传感器):监测吊具高度、吊臂幅度,实现 “到顶 / 到底自动减速” 等功能。
载荷传感器(拉力传感器):检测起升载荷,配合超载限制器,防止超载。
速度传感器:监测电机转速,实现速度闭环控制(如保持稳定速度)。
限位开关:如行走限位、变幅限位,防止机构动作超出安全范围。
(3)执行机构(驱动与传动系统)
接收 PLC 的控制信号,将电信号转化为机械动作,包括:
电机与变频器:起升、变幅、行走机构的动力源,变频器根据 PLC 指令调节电机转速(如低频启动、高频加速),实现动作速度的精准控制。
液压系统:主要用于吊具伸缩、旋转及转向(部分 RTG),通过液压阀(如比例阀)控制油缸伸缩,响应吊具操作指令。
制动装置:如电磁制动器、液压制动器,接收 PLC 信号实现动作停止(如起升制动、行走制动),保障作业安全。
二、各动作的具体控制方式
RTG 的核心动作(起升、变幅、行走、吊具操作)控制逻辑各有侧重,但均遵循 “指令→解析→执行→反馈” 的流程:
(1)起升 / 下降控制(吊具与集装箱的垂直运动)
操作指令:操作人员推动主操纵杆(向上推为起升,向下拉为下降),手柄位移量越大,指令速度越高。
信号传递:手柄位移转化为电信号(如 0-5V 电压)传递至 PLC,PLC 结合载荷传感器数据(判断是否超载),向起升电机的变频器发送速度指令。
动作执行:变频器调节电机转速(轻载时可高速,重载时自动降速),电机通过减速器驱动卷筒收放钢丝绳,实现吊具升降;同时,高度编码器实时反馈位置,当接近上限 / 下限(如堆垛顶层)时,PLC 控制电机减速,避免冲击。
安全联动:若超载或钢丝绳松弛,PLC 立即切断起升动力,制动器抱闸,防止坠落。
(2)变幅控制(吊臂俯仰,调整作业半径)
操作指令:通过副操纵杆(如向左推为吊臂伸出 / 幅度增大,向右拉为吊臂收回 / 幅度减小)发送指令。
信号传递:PLC 接收指令后,结合幅度传感器数据(当前吊臂角度对应的作业半径),判断是否在安全幅度范围内(如避免吊臂后仰超限)。
动作执行:PLC 控制变幅电机的变频器,驱动吊臂俯仰机构(如齿轮齿条或液压油缸)运动,调整幅度;当接近最大 / 最小幅度时,限位开关触发,PLC 控制减速或停止。
(3)行走控制(设备整体水平移动)
操作指令:通过行走操纵杆(向前推为前进,向后拉为后退,左右扳动为转向)控制,部分 RTG 支持 “蟹行”(四轮同步转向,实现斜向移动),通过专用按钮切换模式。
信号传递:PLC 接收行走指令后,结合行走速度传感器、转向角度传感器数据,协调两侧行走电机的转速(如转弯时内侧电机减速、外侧加速,实现差速转向)。
动作执行:行走电机通过驱动桥带动轮胎转动,变频器调节两侧电机转速差,实现直行、转弯或蟹行;同时,行走限位器(如接近开关)在设备靠近堆场边界时发出信号,PLC 控制减速或停止。
(4)吊具操作(伸缩、旋转、锁紧)
操作指令:通过吊具专用手柄或按钮控制,包括:
伸缩:适配 20 英尺 / 40 英尺集装箱(按 “伸”“缩” 按钮,吊具框架通过液压油缸调整长度)。
旋转:吊具绕垂直轴旋转(±5° 左右),补偿对位偏差(通过旋转手柄控制)。
锁紧 / 解锁:吊具扭锁与集装箱顶角件的连接(按 “锁紧” 按钮,液压驱动扭锁旋转锁定;“解锁” 则反向动作)。
信号传递:指令信号经 PLC 处理后,控制吊具液压系统的比例阀,调节油缸伸缩量或扭锁电机动作。
反馈保障:吊具上的位置传感器(如伸缩到位传感器、扭锁锁紧传感器)向 PLC 反馈状态,确保动作完成(如 “未锁紧则无法起升”)。
三、控制模式:从手动到智能化的升级
RTG 的动作控制模式随技术发展不断优化,目前主要有以下类型:
(1)手动控制(基础模式)
完全依赖操作人员经验,通过操纵杆实时调整动作,适用于复杂工况(如不规则堆垛、特殊集装箱)。
优势:灵活性高;劣势:对操作技能要求高,易因人为误差导致效率低或安全风险。
(2)半自动控制(辅助模式)
PLC 预设部分固定动作逻辑,减少人工干预,例如:
自动防摇:操作人员控制起升 / 行走时,系统通过调节电机转速(如反向微调)自动抵消吊具摆动,无需手动修正。
定点停止:设定目标高度(如 “堆 4 层”)后,系统自动控制起升机构在目标位置减速并停止。
吊具自动对中:通过摄像头识别集装箱位置,系统驱动行走 / 变幅机构微调,使吊具自动对准集装箱。
(3)全自动控制(智能模式,新兴技术)
无需人工操作,通过激光雷达、视觉识别、GPS 定位等技术,结合堆场管理系统(TOS)的指令,自动完成对位、起吊、堆垛、移位等全流程动作。
核心:系统通过传感器感知环境(如周围集装箱位置、障碍物),自主规划路径和动作参数,实现 “无人化” 作业(如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无人 RTG)。
四、安全控制:动作边界的严格把控
所有动作控制均以安全为前提,PLC 通过预设逻辑强制限制危险操作:
(1)超载保护:载荷超过额定值时,PLC 切断起升动力,仅允许下降。
(2)限位保护:起升到上限、变幅到极限位置时,自动停止对应动作。
(3)互锁保护:如 “吊具未锁紧时,起升机构无法启动”“行走时,变幅动作限速”。
(4)急停控制:按下急停按钮,所有机构立即断电制动,切断动力源。
2.集装箱轮胎式起重机的动作控制是 “人工指令 + 智能系统 + 机械执行” 的深度协同 :操作人员通过操纵杆和按钮发出指令,PLC 作为 “大脑” 解析指令并结合传感器反馈(如位置、载荷),向电机、液压阀等执行机构发送精确控制信号,最终实现各动作的速度、方向、位置可控。同时,安全系统全程介入,通过限制、互锁等逻辑防止危险操作。随着技术发展,半自动和全自动控制逐渐普及,进一步提升了操作效率和安全性。
正规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